必威手机登录注册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必威手机登录注册 >氣象監測為冬奧保駕護航

氣象監測為冬奧保駕護航

更新時間:2022-03-25   點擊次數:674次

       “鶯啼媯畔楊柳飄,雲(yun) 壓海陀雪意高。"前不久,北京西北部的崇山峻嶺間,匯聚全球冰雪健兒(er) 的一場場 “速度與(yu) 激情"在此上演。這裏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(hui) 和冬殘奧會(hui) 舉(ju) 辦地之一——延慶賽區。

  這幾年,“速度與(yu) 激情"也在賽場之外進行,讓我們(men) 看看這個(ge) 賽場“角逐"的戰果:

  賽區核心區氣象監測幾近空白,對局地天氣特征知曉幾近為(wei) “零"——這是前幾年的窘境。

  在我國中緯度山區複雜地形下實施冬季多維度氣象綜合觀測,山地精密氣象觀測技術取得長足進步——這是如今的成績。

  自2014年9月以來,氣象部門先後在海陀山“空白區"、北京城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冬奧氣象立體(ti) 探測設施148套,形成24小時“三維、秒級、多要素"立體(ti) 天氣監測體(ti) 係,一張“氣象網"越織越密。

  其中,延慶賽區承擔高山滑雪、雪地雪橇雪車比賽項目,氣象服務保障要求高、難度大,比如高山滑雪賽道從(cong) 出發至終點處的垂直落差超過900米,坡麵長度達3000米,地形複雜,具有明顯的局地小氣候特征——山腳烈日炎炎酷熱難耐,山頂也許就是風雨交加冰雹砸落。

  數年前,海陀山被確定作為(wei) 延慶賽區的賽場時,由於(yu) 這座山的曆史氣象數據幾乎*空白,氣象預報員對這座山的小氣候“脾性"缺乏了解。就如同醫生接診一名陌生病人,需要借助“拍片",才能對病灶進行準確診斷。對氣象預報員來說,要深入了解這座山的天氣狀況,才能對當地天氣做準確的分析判斷。

  當務之急是構建適應冬奧會(hui) 需求的立體(ti) 、稠密的山地氣象觀測網,像CT一樣“掃描"整座山的小氣候,發現天氣“密碼"。

  作為(wei) 氣象“CT"安裝者,由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、延慶區氣象局、設備廠家等組成的氣象探測保障團隊,早在2013年便先後多次前往海陀山勘察、尋找符合標準的監測點。沒水、沒電、沒路、沒網的惡劣自然條件,對觀測站網布局、建設、運維和海量多尺度、多要素探測數據的實時應用提出巨大挑戰。2014年梯度氣象觀測站建成,為(wei) 成功申辦冬奧會(hui) 提供了準確的氣象數據,得到國際雪聯的肯定。

  氣象部門根據賽事關(guan) 注的高影響天氣(大風、降水、低能見度等),結合延慶賽區受到西南、東(dong) 南及東(dong) 北三個(ge) 主要天氣係統來向的影響,在賽區周邊50公裏範圍內(nei) 共同設計、打造三個(ge) 維度(中尺度、小尺度、微尺度)綜合監測網,建設完成16類42套垂直觀測設備,實現三維風場、溫濕度場、雲(yun) 宏微觀結構等多要素觀測。為(wei) 做好延慶賽區高山滑雪、雪車雪橇場館氣象預報服務保障,填補海陀山觀測“空白區",提供地麵氣象要素“分鍾級、秒級"風監測數據支撐,沿賽道梯度建設26個(ge) 多要素氣象站。此外,在北京賽區,為(wei) 滿足首鋼滑雪大跳台不同高度風的監測需求,建設一個(ge) 地麵氣象觀測站、三個(ge) 高度的測風塔站。為(wei) 實現冬奧會(hui) 和冬殘奧會(hui) 開閉幕式精密監測,逐步建成國家體(ti) 育場冠層、場內(nei) 觀禮台、舞台地麵“4+4+1"的觀測布局,數據實時傳(chuan) 輸至指揮部智慧場館平台。

  在密織的氣象網中,新型觀測產(chan) 品研發應用成果豐(feng) 碩:

  ——依托3個(ge) 測風激光雷達對延慶賽區2千米×2千米範圍開展協同觀測,數據精度達到垂直分辨率50米、水平分辨率100米。直接觀測得到單點垂直4千米內(nei) 風廓線產(chan) 品,反演獲取三維風場、兩(liang) 點之間水平麵的水平二維風場、斜剖麵的垂直二維風場等產(chan) 品,為(wei) 山地風場預報與(yu) 直升機救援服務提供資料支撐。

  ——綜合應用雲(yun) 雷達、雲(yun) 高儀(yi) 、微波輻射計、天氣現象儀(yi) 等新型觀測設備,實時獲取山地溫濕度廓線、水凝物廓線、雲(yun) 高、總雲(yun) 量、雲(yun) 狀等觀測數據及融合產(chan) 品,增強了雲(yun) 能天精細監測對預報服務的科技支撐。

  ——聯合相關(guan) 設備廠家利用現有關(guan) 鍵站點的天氣現象儀(yi) 、降水現象儀(yi) 及ISOS自動判識的視程障礙現象等多源觀測數據,合理設計識別規則,獲得關(guan) 鍵站點逐小時天氣現象信息,自動形成ODF(實況)報文。在冬奧實現了從(cong) 數據采集、數據包製作和傳(chuan) 輸全流程自動化,實時向國際奧委會(hui) (IOC)的奧林匹克網站和電視頻道、北京冬奧會(hui) 等8個(ge) 應用場景提供服務,得到冬奧組委技術部的高度肯定。

  依托協同工作機製,北京市氣象局聯合相關(guan) 單位開展冬奧各類測試賽、冬奧會(hui) 及冬殘奧會(hui) 開閉幕式、賽時期間的京、冀、晉、內(nei) 蒙古四地聯合加密觀測達2000餘(yu) 次;聯合華北區域相關(guan) 省份開展降雪、沙塵等高影響天氣期間的地麵加密觀測;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,啟動高分衛星、風雲(yun) 四號B星加密觀測持續近50天。

  七年織密一張網,氣象工作者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勇挑重任,堅毅前行,默默添彩冬奧盛會(hui) ,為(wei) 北京書(shu) 寫(xie) “雙奧之城"新的曆史華章貢獻了智慧與(yu) 力量。

W02022副本.jpg

圖為(wei) R.M.YOUNG風速儀(yi) 05106為(wei) 冬奧會(hui) 賽場提供風速風向的監測

  (來源:中國氣象報社  作者:丁張巍 秦彥碩 責任編輯:張林)